• 勇攀科研创新高峰,奋进新时代新征程——学习党的二十大精神感想体会北京大学医学部副主任王嘉东
  • 10月22日,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胜利闭幕。在全党全国各族人民迈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关键时刻,党的二十大进一步指明了党和国家事业的前进方向,是未来5年及更长时期内我们党带领人民团结奋斗的重要遵循。
  •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必须坚持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开辟发展新领域新赛道,不断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习总书记在此次报告中49次提到了教育,43次提到了科技,36次提到了人才,55次提到了创新,57次提到了文化,13次提到了青年。党中央从突出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出发,充分肯定了教育、科技、人才的地位和作用。
  • 二十大报告首次将科技、教育、人才三大战略进行统筹部署,集中表达。这体现既坚持了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又强调了三者之间的有机联系,通过协同配合、系统集成,共同塑造发展的新动能新优势。作为北大医学的一名青年科研工作者和医学教育工作者,我深受鼓舞、倍感振奋,要切实扎根科研事业,埋头苦干、矢志创新,为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打好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贡献青春力量。
  • 科技是国家强盛之基,创新是民族进步之魂。我于2008年到海外学习,那时仍能感受到国内科研硬件和创新环境与发达国家有一定差距。但自2014年我从海外回到国内,深刻体会到国内的科研环境已经得到了显著改善,科技创新的驱动力也显著提高。尤其在十九大之后,更加明显感受到国家对科研创新工作的重视和投入,国家对基础研究的经费增至十年前的3.4倍,国家创新能力综合排名稳步上升,在许多领域与海外顶尖研究机构相比处于领跑和并跑状态。此次二十大报告更是为科技创新提供了更广阔的舞台,也让我深刻认识到把科技创新活动融入助力科教兴国战略和健康中国战略之中,为打赢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积极作为、贡献自己的青春力量,才能不负韶华、不负时代、不负人民,担负起新时代赋予青年科技工作者的新的光荣使命。
  • 立德树人,教学相长。二十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们要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作为一名放射医学领域的教师,我的前辈老师是在最艰苦的大西北核爆现场开展科研工作,把科研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我清楚的记得我所在教研室的老一辈学者叮嘱我们,要严于律己、以身示范,将科研工作与教学工作有机融合、互相促进,实现科研与教学的良性互动,为培养好下一代具有引领力的科研人才的宏伟目标持续奋斗。未来我要更加积极探索改进新时代教育教学的新方法,重视培养学生的科学研究思维和解决问题能力,不断提升教书育人真本领,完成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光荣使命。
  • 勇担时代使命,助力健康中国。党的二十大报告进一步明确“推进健康中国建设。把保障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完善人民健康促进政策。”站在新的历史征程上,面对国家重大健康战略的需求,高校的医学教育迎来了机遇与挑战并存的时代新局面。面向人民健康,高等医学院校将切实承担医学科技创新引领以及医学教育创新发展的使命和担当,以“大国计、大民生、大学科、大专业”的新定位,深化新医科建设,立足培养人民满意的医学人才,矢志推动科技强医,切实发挥卫生健康领域基础研究主力军和重大科技突破生力军的作用,服务国家重大科技战略,服务人民生命健康。
指导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单位:教育部教育技术与资源发展中心(中央电化教育馆)
客服电话:4008980910 (工作日 8:30-17:00)
网站声明
京ICP备09059518号-20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1014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