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强师兴教奠基业百年树人启新程北京教育学院教授、原院长,全国幼儿园中小学教师培训专家工作组成员 李方
- 金秋艳阳、天朗气清、惠风和畅,高举旗帜、凝聚力量、团结奋进的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胜利闭幕。认真学习、深入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向大会所作《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旗帜 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报告,深受教育和激励、倍感振奋与鼓舞。党的二十大是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历史交汇点上召开的一次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历史性盛会。总书记的报告实事求是地总结了十九大五年来工作和新时代十年来伟大变革,深刻阐明了未来一个时期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大政方针和行动纲领,立足于时代发展大潮、国家发展大局、民族复兴大业,明确了新时代党带领亿万人民建设中国式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使命、道路和蓝图。
- 回顾十年来各条战线发生全面深刻的变革、取得彪炳史册的成就, “新时代十年的伟大变革,在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中华民族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习近平总书记报告) 作为具有四十余年党龄、长期从事基础教育和教师培训的老教育工作者,亲眼见证了教师队伍建设“数量、结构、专业素质、育人能力”全面提升的十年,亲身经历了教师教育事业守正创新、又快又好发展的十年,深切感受了数以千万计中小学教师专业成长成果最丰厚实惠的十年。在祖国广袤的基础教育大地上,也是在当代中国教育史、世界教师教育发展史上,谱写了“兴国强教必先强师”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辉煌篇章。
- 回首教师教育事业发展的十年,“教师是办好教育的根本依靠。有高质量的教师,才会有高质量的教育。截至2021年,我国共有各级各类教育专任教师1844万人,比2012年的1462万人增长26%。为加快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国、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提供了坚强有力保障。”(《中国这十年》新闻发布会教育部怀进鹏部长发言)大数据背后,是党和政府对教师队伍建设的关怀领导和强力支持,是教师职前培养与职后培训协同联动的专业支撑和服务保障。
- 十年间,习总书记就教师队伍建设作出一系列重要指示和重要讲话,每年教师节都以不同形式向广大教师致以节日问候。2014年9月第三十个教师节,习近平总书记发表《做党和人民满意的“四有”好老师》重要讲话,强调“教育是提高人民综合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重要基石,是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决定性意义的事业。教师是人类历史上最古老的职业之一,也是最伟大、最神圣的职业之一。人们常说:‘教师是太阳底下最崇高的职业。’自古以来,中华民族就有尊师重教、崇智尚学的优良传统……在中华民族5000多年文明发展史上,英雄辈出,大师荟萃,都与一代又一代教师的辛勤耕耘是分不开的。” 号召广大教师 做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 四有”好老师 。
- 2016年教师节前夕,总书记回到母校北京八一学校向广大教师致以亲切慰问并提出殷切期望:“广大教师要做学生锤炼品格的引路人,做学生学习知识的引路人,做学生创新思维的引路人,做学生奉献祖国的引路人。”在与师生座谈时语重心长地谈道:当教师“要教学生三年,想学生三十年,想国家民族三百年”。
- 2018年9月10日全国教育大会召开,习近平总书记发表重要讲话:“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是人类文明的传播者,肩负着传播知识、传播思想、传播真理,塑造灵魂、塑造生命、塑造信任的时代重任。”
- 2021年习总书记考察清华大学,谆谆勉励“教师要成为‘大先生’,做学生为学、为事、为人的示范,促进学生成为全面发展的人”。
- 2015年和2022年教师节,习近平总书记还分别给“国培计划(2014)”贵州研修班参训教师、北京师范大学“优师计划”师范生回信,勉励贵州乃至中西部地区乡村教师“牢记使命、不忘初衷,扎根西部、服务学生,努力做教育改革的奋进者、教育扶贫的先行者、学生成长的引导者,为贫困地区教育事业发展、为祖国下一代健康成长继续作出自己的贡献。”希望师范毕业的未来新教师“秉持‘学为人师、行为世范’的校训,珍惜时光,刻苦学习,砥砺品格,增长传道授业解惑本领,毕业后到祖国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去,努力成为党和人民满意的‘四有’好老师,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贡献力量。”
- 总书记对广大教师的亲切关怀、高度重视和身体力行倡导全社会尊师重教,将教师工作的地位和作用提升到空前高度,极大增强了1844万多教师的使命感和荣誉感,为加强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提供了根本遵循。作为教师培训教研最为重要的内容,我们始终把总书记关于“四有好老师”“四个引路人”“新时代大先生”等一系列重要论述作为教师专业发展方向的主题课、师德师风建设的必修课、各级各类教师学以致用、修为践行、常讲常学常研常新的培训专业课,切实加强整个教师队伍的职业认同、情感认同和价值认同,牢固树立人民教师为人民的从业理念,按照“四有”好老师和“四个引路人”标准,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坚持师德为先。把教师思想政治和师德师风建设放在首要位置,围绕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全面加强中小学教师思想政治建设,提高教师的政治意识、政治能力,严格落实师德师风第一标准,突出全方位全过程师德养成,推动教师以德施教、以德立身。”(《新时代基础教育强师计划》)
- 回顾“国培计划”举世瞩目成就的十年,今年是“幼儿园中小学教师国家培训计划”启动的第十三年,“国培计划”全面推进深入实施,正好与新时期十年相逢同行,这不仅是历史时空的巧合,也是基础教育优质均衡迈向高质量发展的必然,更是党领导科教兴国、兴教强师取得丰硕成果的印证。
- “国培计划”十余年,财政投入强度大。中央财政累计投入“国培计划”经费超过200亿元。中央政府的财政投入带动各级地方政府的教师培训经费投入,还吸引了社会机构的参与。
- “国培计划”十余年,参训受益人数多。31个省市自治区1800余万人次的教师参与“国培计划”,“国培计划”已经覆盖了全部深贫县以及贫困地区乡村教师。
- “国培计划”十余年,教师素质能力普遍提高。包括:提高师德修养,增强育人能力——问卷调查结果表明,88%的中西部教师提升了工作热情,超过90%参训教师坚定了终身从教的信念。94%的教师坚定了服务本地教育的信念;加深课程理解,提高教学能力——来自中西部地区学校的参训教师表示,参加国培对“更新教育教学理论”(90%)、“理解课标、课程和教材”(88%)、“扩展学科知识”(85%)有较大的影响;提升信息素养,培植研究意识——85%的中西部参训教师认为国培增强了自身“利用信息技术开展教学活动”的能力,超过八成的中西部校园长表示教师参训后能“熟练使用多媒体、网络进行教学”,88%的教师认为参加国培增强了教育研究的意识和能力。
- 正如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教师教育中心评估报告《“国培计划”白皮书(2010-2019)》所述:“国培计划”的政府重视程度之高、财政投入力度之强、参训受益人数之多、持续发展时间之长,世界少有。“国培计划”有力推动参训教师的专业发展,为我国基础教育均衡发展和脱贫攻坚事业作出了贡献,赢得广大教育工作者的高度认可,产生了广泛的社会影响。
- 作为教育部幼儿园中小学教师培训专家工作组成员,有幸先后6次参加四川大凉山彝族自治州、云南怒江傈僳族自治州的支教帮扶,送培下乡的情景历历在目、终生难忘。例如,参与并实施《凉山州未摘帽县片区学校“一对一”精准帮扶提升工程实施方案》,采用“1+1+N对1+1+N”(一个国培专家团队、一所川内师范院校、N所优质中小学,对接帮扶一个未摘帽县、一个片区、N个片区内所有的薄弱学校)的对口精准帮扶模式,“帮在自信上、扶在赋能中”深受当地教师校长的欢迎、山乡百姓和地方政府的赞誉。当时有感而发以诗为纪:
- 昭觉布拖沐金阳,喜德美姑普越强。七县决胜攻坚战,八方帮扶惠彝乡。附身问诊兼表里,一校一策献良方。昔结盟誓今携手,叠翠云峰育栋梁。
- (首联系指凉山州的昭觉、布拖、金阳、喜德、美姑、普格、越西等七个最后脱贫摘帽县,尾联表达当年红军长征与彝族首领彝海结盟的老少边穷地区今日实现教育振兴)
- 《新时代基础教育强师计划》充分肯定并推广“一对一精准帮扶”经验,强调“要持续实施中西部骨干培训项目,重点支持中西部欠发达地区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幼儿园县级及以上骨干教师、校园长和培训者深度培训;将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支持国家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教师校长能力整体提升。要因地制宜深入实施教师发展‘一对一’精准帮扶,各省规划、协调域内发达县区对口帮扶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健全优质学校与乡村小规模学校、乡镇寄宿制学校手拉手协同发展机制。”乘党的二十大东风,教育精准帮扶将为城乡振兴计划的全面落实做出更大贡献。
- 回瞻教师教育制度、机制、体系建设整体推进的十年,在“国培计划”引领带动下,我国构建起“国培—省培—市培—县培—校培”五级联动的新型教师培训网络,建立起教师终身学习的制度、培训组织实施运行的机制、服务供给保障与管理评估的体系、教师培训者与培训管理者的专业队伍。作为大规模教师培训创新实践的亲历者,我感触最深的是十九大以来的五年,是围绕教师队伍建设党和政府制定、颁布政策文件最多、也是最全面、最系统的时期。首先,《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对全面加强和改进教师队伍建设做出战略规划和纲领性的指导;紧接着教育部等六部门印发《教师教育振兴行动计划(2018-2022年)》的通知,从教师培养培训的专业领域部署具体的落实要求;继之聚焦教师队伍的思想政治建设和师德师风建设,教育部等相关部委先后出台《新时代高校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新时代中小学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新时代幼儿园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关于加强新时代中小学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关于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师德师风建设的意见》等;进一步提升教师素质能力,特别是加大中西部地区教育倾斜力度,相继下发《关于加强新时代乡村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关于实施中小学幼儿园教师国家级培训计划(2021-2025年)的通知》等文件;在制度体系建设上不断提供求真务实的举措。今年4月,教育部等八部门联合印发《新时代基础教育强师计划》的通知,明确提出“两步走的奋斗目标”——到2035年构建开放、协同、联动的高水平教师教育体系,建立完善的教师专业发展机制。这是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基础性全局性建设,也是教育现代化、教师专业化的先手棋。
- 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强化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新的奋斗目标标注新的历史方位,新的伟大奋斗创造新的伟业。当前最重要的任务,就是撸起袖子加油干,一步一个脚印,把党的二十大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付诸行动、见之于成效。作为教师培训事业的老兵,我将和教师教育战线的同志们一起肩负强师兴教百年树人新使命,对“谁来培养培养人的人”这一时代命题,交出党和人民满意的答卷——把培育新时代大国良师的时代篇章,谱写在祖国的教育大地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