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流大学成为国家基础研究的主力军和重大科技突破的策源地。图为2018年5月,清华大学交叉信息研究院师生在实验室进行多模量子纠缠数量研究。

用好课堂教学主渠道,提高人才培养水平。图为2021年3月,北京大学人工智能导论课程教学现场。

主动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图为2021年10月,南京农业大学师生帮助欠发达地区改进农业生产技术。

积极对接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图为清华大学牵头研发的世界首座球床模块式高温气冷堆示范电站实现首次并网发电。

积极对接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图为上海交通大学海上大型绞吸式疏浚装备。

部省合建高校对口合作提升中西部高校综合实力。图为青海大学联合清华大学研发光热复合压缩空气储能项目。

积极对接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图为中国海洋大学设计建造的东方红3号深远海科考船。

“双一流”建设助力构建新发展格局。复旦大学科研团队在集成电路基础研究领域取得一项突破,图为2019年6月,团队成员在实验室内对硅片进行清洗。

“双一流”建设助力构建新发展格局。图为2022年7月,北京交通大学机电学院先进磨削与精密加工研究所研究生基于自主研发的集群式磁流变平面抛光装备,开展半导体晶圆超光滑高平坦化抛光工艺试验。

《儒藏》工程作为教育部迄今为止投入力度最大的国家学术文化工程,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和文化传承价值。

《马克思主义经典文献传播通考》是国内第一套权威、全面、系统考证马克思主义经典文献传播的大型主题图书。

高校社科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取得重大成效。图为《马藏》,由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组织编纂,系统呈现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接受和发展的历史文献典籍。

职业教育源源不断培养产业生力军。图为2016年5月,天津市职业院校师生在“职业教育活动周”安装调试自动化生产线。

促进校企合作,提高职业教育质量。图为2019年11月,四川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生在东方汽轮机有限公司实训。

职业教育源源不断培养产业生力军。图为全国劳动模范,首届“北京大工匠”魏俊强,走进北京市商业学校传授汽车运用与维修技艺。

职业教育渊源不断培养产业生力军。国家开放大学为企业提供订单式培养,图为汽修专业学生进行学习实践。

教育信息化促进教育公平,国家开放大学将教育送到边疆,图为内蒙古牧民边放牧边利用信息化手段接受远程教育。

构建服务全民的终身学习体系。图为2021年8月,江苏大学志愿者在指导老年人学习网上购物技能。

国家开放大学面向全军和武警部队官兵开展远程学历教育。图为士官生获得毕业证的场景。

构建服务全民终身学习的教育体系,推动人人皆学、时时可学、处处能学。图为湘西农民大学生小组学习。